光是粒子还是波? 科学家们吵了几百年, 如今终于能够证明: 是波!

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物理学家,人类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搞清楚光到底是个啥玩意儿。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,连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超级大脑都在上面折腾了好一阵子。 先把时间倒回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,那时候牛顿刚刚发表了他的光学理论,把光解释成一种由发光体发射出的微小粒子,这个说法一下子就火了,成了当时的"顶流"理论。 牛顿也不是随便说着玩的,他做了一系列精妙的实验,比如用三棱镜分解白光,证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,他还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,牛顿的理论就像一把万能钥匙,似乎能打开所有的锁。...


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物理学家,人类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搞清楚光到底是个啥玩意儿。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,连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超级大脑都在上面折腾了好一阵子。

先把时间倒回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,那时候牛顿刚刚发表了他的光学理论,把光解释成一种由发光体发射出的微小粒子,这个说法一下子就火了,成了当时的"顶流"理论。

牛顿也不是随便说着玩的,他做了一系列精妙的实验,比如用三棱镜分解白光,证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,他还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,牛顿的理论就像一把万能钥匙,似乎能打开所有的锁。

但是科学界从来就不是"一言堂",很快,就有人开始对这个理论提出质疑,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就提出了光的波动说,认为光是一种波动现象,可惜在牛顿的光环下,惠更斯的理论没有得到太多关注。

19世纪初,英国科学家托马斯·杨搞了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巧妙的实验,他让光通过两条窄缝,结果在屏幕上看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,这个现象用粒子说可就解释不通了!

紧接着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又给它补了一刀,他提出了光的衍射理论,完美解释了光绕过障碍物的现象,菲涅耳的理论不仅能解释已知的衍射现象,还预言了一些新的现象,比如在圆盘阴影中心会出现一个亮点,这后来被实验证实了。

这下子波动说开始崭露头角了,真正让波动说一飞冲天的是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理论,麦克斯韦这个"理论大师"用数学方程揭示了电磁波的存在,而且计算出的电磁波速度刚好等于光速!

麦克斯韦的理论可以说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,他不仅统一了电和磁,还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,更重要的是,他的理论表明,光就是一种电磁波!这一下,光波动说的理论基础可算是坚如磐石了。

23年后,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做了一个实验,成功制造并检测到了电磁波,赫兹的实验就像是给波动说盖上了一个大大的"官方认证"章,光波动说终于登上了理论界的"宝座"。

赫兹的实验设计非常巧妙,他用火花放电产生电磁波,然后用一个环形导线作为接收器,当电磁波到达时,环形导线中会产生电流,导致火花放电,这个实验不仅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,还验证了它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。

20世纪初,物理学界又掀起了一场"革命",1900年,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,提出了量子概念,他假设能量是分散的,只能以一定的最小单位存在。

5年后,爱因斯坦借助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,又把光粒子的概念给捡了回来!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,会使金属发射电子,奇怪的是,这个效应只与光的频率有关,与光的强度无关,用波动理论很难解释这个现象。

爱因斯坦大胆地提出,光是由一个个光量子组成的,每个光子携带一定的能量,这个能量正比于光的频率,当光子打到金属表面时,如果它的能量足够大,就能把电子踢出来,这就完美解释了光电效应。

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?两种看似矛盾的理论都能解释光的某些性质,这可把物理学家们给难住了。

最后物理学家们想出了一个"折中"的办法:光既是波又是粒子!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,在不同的实验中,光会表现出波的特性或粒子的特性,这个结论可以说是把"鱼和熊掌"都给兼顾了。

波粒二象性不仅适用于光,还适用于所有的微观粒子,电子、质子等"粒子",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表现出波的性质,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对物质本质的认识,开启了量子力学的新时代。

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,生活中其实被各种各样的电磁波所包围:无线电波能收听广播;微波帮我们加热食物;X射线能透视身体;伽马射线可以用来治疗癌症......这些都是光的"兄弟姐妹"。

电磁波谱从低频到高频,包括无线电波、微波、红外线、可见光、紫外线、X射线和伽马射线。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,都是电磁波,只是频率和能量不同。这就像是一个大家族,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。

就像我们的"老朋友"光一样,电磁波也是有两面性的。大多数日常接触的电磁波是安全的,就像阳光温暖我们的身体一样。但是,某些高强度或高频率的电磁波确实可能需要我们小心应对,就像过度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可能会晒伤一样。

不需要对电磁波草木皆兵,也不能完全无视它的存在,科学的态度是:了解它,合理使用它,必要时做好防护。

科学发展的历程就像是一个不断解谜的过程,每一代科学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,努力揭示自然界的奥秘,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曲折,可能会有争议,但最终会越来越接近真理。

牛顿的粒子说虽然最后被证明不够全面,但它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,波动说的兴起不是对粒子说的否定,而是对光本质认识的深化,最后的波粒二象性理论,更是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人类智慧的伟大。

科学研究需要开放的心态,要敢于质疑,勇于创新,同时也要尊重事实,接受新的发现,只有这样,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,揭示更多自然界的奥秘。

光的故事还在继续。虽然我们已经揭示了它的基本本质,但关于光的研究从未停止。量子光学、非线性光学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,光子计算、量子通信等新技术也在快速发展。

未来,谁知道还会发现光的什么新特性呢?也许有一天,能实现光速旅行,或者利用光子构建量子计算机。这些现在看起来像科幻的想法,说不定在未来就会成为现实。

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科学家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,才能揭开光的神秘面纱,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"老朋友"。而未来,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探索。

参考资料:

澎湃新闻——延续千年之问:光是什么?2021.08.02

澎湃新闻——波粒二象性的诺奖史:光的粒子性要多久才被认可?2019.10.06



相关资讯